|
1956年生於印度加爾各答,先後於德里的聖史蒂芬學院、德里大學,以及牛津大學聖艾德蒙學院學習接受教育,並獲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於《新德里快報》擔任記者。
1986年起,他陸續發表《理性環》…
|
|
|
國際著名的全方位藝術家,集小?家、戲劇家、詩人、戲劇和電影導演、畫家及思想家於一身。1940年生於中國江西贛州,1988年起定居巴黎,1997年取得法國籍。200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小?已譯成四十種文字,…
|
|
|
劍橋大學控制工程博士,退休前為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專任教授、清大人類所以及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曾獲中國畫學會「藝術理論金爵獎」與帝門基金會「藝術評論獎」。
40歲以前閉門讀…
|
|
|
經驗豐富的顧問、投資銀行家和風險經理人,在資本市場擁有超過30年經驗,擅長領域包括資產部位管理、風險管理、產品結構、融資、法規和營運。曾擔任數家資產管理公司和股票交易所的法務長,同時是基金…
|
|
|
台灣台南人,日本關西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曾任教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專長為龍瑛宗文學研究、台灣殖民地文學、東亞殖民地文學比較研究等。著有《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2014),編有專書《戰鼓聲中的歌者:龍瑛宗及其同時代東亞作家論文集》(2011)。學術論文有〈譯寫之間:論戰後第二代省籍作家鄭清文的翻譯閱讀與實踐〉、〈記憶所繫之處:戰後初期在臺日僑的文化活動與記憶政治〉、〈一緘書簡藏何事:論戰後龍瑛宗的生活日常與文壇復出〉等。
|
|
|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專著有《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1999)、《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2004)、《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2009)、《重訪保安村》(2013)。譯有焦大衛(David Jordan)的《神、鬼、祖先》、桑高仁(Steven Sangren)的《漢人的社會邏輯》。
|
|
|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歷史系榮譽教授。著有《中國激進思潮的起源與後果》、《思想與人物》、《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理念與實踐》等。
|
|
|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系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2014-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 (2014-2016),著有Walking Between Slums and Skyscrapers: Illusions of Open Space in Hong Kong, Tokyo, and Shanghai,以及《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分書寫》。
|
|
|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捷克查理士大學短期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園林文學、明…
|
|
|
臺灣當代詩人、書畫與篆刻家。
出生嘉義,早年師承文人畫大師江兆申先生。數度榮獲「時報文學獎」及年度詩人獎、書法獎等多種獎項;已在臺灣、日本、美國舉辦數十次個展,是首位獲邀至美國國務院演講的華人藝術家。
創作兼擅現代文學、書畫篆刻,並長期致力筆墨、紙張等材料研究,以及書法教學。已出版詩集《交響詩》等七本,散文集《紙上太極》等十八本,書畫作品集《筆墨新天》等九本;為推廣書法而出版的《如何寫書法》、《侯吉諒書法講堂》廣獲好評,著作曾獲金鼎獎入圍肯定。2020年出版散文集《筆花盛開:詩酒書畫的年華》。
|
|
共10筆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目前
Go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