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三生三世聶華苓》拍出俠氣一生
2012/07/01
從中國大陸的戰火下逃離、來台後因編輯《自由中國》受白色恐怖牽連,之後赴美創辦影響力龐大的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現年八十七歲的台灣作家聶華苓,以「三輩子」概括自己流離三地的一生,同時,她也以無比堅韌的熱情,護持著華文與世界文壇,被喻為永遠的母親。

 香港導演陳安琪花三年時間、往來兩岸三地與美國,拍攝紀錄片《三生三世聶華苓》,目前正在台北電影節播映,她佩服地說:「一個人怎可能沒有缺點?但我訪問過的廿多人談起聶華苓,只有好話,因為她熱情、豁達又寬容,她像俠女一樣打抱不平,卻從不積怨,保有一份真。」

 留著俐落短髮的陳安琪自稱「半個台灣人」,上海出生、台灣長大,現居香港,她在台就讀聖心女中時,是聶華苓大女兒的同班同學,當年她就常在同學家看著「聶阿姨」忙進忙出,八○年代赴美留學時,和移居美國的聶華苓一家更親近。

 因為多了這層親近,片中的聶華苓自然傾訴自己一生跌宕,從戰亂中的求學經歷、與《自由中國》殷海光等人的交誼、白色恐怖的恐懼,談到家庭親情、兩任婚姻,尤其與已逝丈夫保羅.安格爾的鶼鰈情深。

 鏡頭前呈現了聶華苓的爽朗大笑、甚至與裝修工人討價還價的生活細節,全片沒有一句旁白,也沒落入一般傳記片歌功頌德的窠臼,陳安琪說:「她的一生太大了,拍片過程像一趟尋找的旅程,剝洋蔥般慢慢呈現真正的聶華苓。」

 聶華苓自述這生不管到哪都是「外」人,陳安琪概括她的經歷為「中國人廿世紀歷史的剪影」,「但她不只屬於華文圈,更是個世界人。」聶華苓和安格爾一九六七年創辦的「國際寫作計劃」,至今邀請過一千多位世界作家,當年曾積極奔走,爭取還在極權鐵幕下的大陸、東歐、拉美作家到愛荷華,影響力龐大。

 許多作家描述聶華苓溫暖如母親,他們在愛荷華家中的客廳就像小聯合國,如蔣勳記得當時兩國正在打仗的以色列和埃及作家,第一天拿酒杯互擲,最後一天卻在機場哭著擁別;林懷民說:「在柏林圍牆倒塌前,那道牆已在聶華苓家被拆除。」余華說聶華苓老是大方請作家們上餐廳,卻捨不得給自己換新電腦;她對死亡的豁達,則讓遲子建感傷又敬佩。
延伸閱讀
三輩子(二版)
我今年86歲,也就是流浪了86年。 活過了20世紀的我,這本書等於是…
三輩子
我今年86歲,也就是流浪了86年。 活過了20世紀的我,這本書等於是…
三輩子(限量軟精裝版)
閱讀超過一甲子的人生歷史與生命記憶 我今年86歲,也就是流浪了…
3筆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   Go   /共1頁 
推到Facebook
熱門書籍
現代政治思想史:從霍布斯到馬克思(上、下)
★ 榮獲英國政治研究會麥肯齊圖書獎(W. J. …
【聯經中國史】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
黑暗世界與多元璀璨文化並存的時代 突破「…
毛澤東之後的中國:一個強國崛起的真相
★塞繆爾.約翰遜獎得主、當代中國史學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