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版序
本書是《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續集,簡稱《近現代史》,是討論日本現代歷史的書。在日本,所謂的近代,一般是以西元一八五三年美國艦隊來訪日本作為起點。就像中國大陸以西元一八四○年的鴉片戰爭來劃分古代與近代一樣,都是基於重視「西方衝擊」的歷史認識。
如同《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台灣版序中所提到的,日本歷史一般劃分為古代、中世、近世、近現代等四個時期。既然前一本書結束於近代之前,作為續集的本書便只討論接下來的近現代時期。不過,就像本書的內文會說到的,本書中所說的近現代之始,比一般提到的近現代更早一點,開始於十八世紀末。原因在於日本在受到「西方衝擊」之前,本身的內發性文化業已熟成。這裡所說的「熟成的日本文化」,其實是指廣泛地滲透到日本各個層面的中國或西洋知識體系—就是所謂的漢學與蘭學,與足以和上述的知識體系相抗衡,與興起於日本,重視日本獨自擁有的信仰與感性的學術(國學)融合在一起的文化。因此,就其內容而言,所謂「熟成的日本文化」,是受到「中西衝擊」的文化。因為我是思想史的研究者,所以我想捕捉的歷史不是政治史,而是以文化為中心的歷史。
從「政治史」上來說,本書後半部提及的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歷史,台灣是日本的一部分。這一點無關是非,我覺得這和琉球原本是別的國家,但在一八七九年以後,成為日本的「沖繩縣」一樣,本質是相同的。或許我的這點看法會造成爭議,但我想表達的是:以政治史為優先的歷史敘述,與以文化史為中心的歷史敘述,自然是不一樣的。本書沒有談論到日據時代的台灣,這並不是因為現在國境分明,台灣早已不屬於日本的關係,而是如同上述,我討論的主軸是始於十八世紀末的文化運動推演。
話說回來,本書名為《日本近現代史》,而日語中「現代」並沒有包含著「當代」的意思,所以,本書結束於一九六八年。不過,我們所生活的當代,對我們而言就是最切實的時代。當代是現在進行式,是還沒有產生結果的時代。德國的某位哲學家曾說過:歷史像傍晚以後才會出動的貓頭鷹。而兩千多年前中國的賈誼的故事中,也提過貓頭鷹,視貓頭鷹為可以預言未來動物。近年來,東亞的政治氣氛波濤洶湧,這時更應藉由文化力量,築起國家與國家的友好關係,避免戰爭的發生。學習彼此的思想文化,藉此化解正在進行中的某些事態,才不會招致黑暗降臨,可以迎接黎明的到來。本書若能成為迎接黎明的助力之一,作者實感榮幸。
民國一○二年(平成二十五年)一月十八日
先憂房主 小島 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