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
點擊試閱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
出版日期:2020/10/08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精裝
頁數:600
開數:25開,長21×寬14.8×高4.4cm
EAN:9789570856156
出版社:聯經
作者:丁仁傑
系列: 臺灣研究叢刊
訂購數量
庫存量>10

  定價:780
優惠價:79616
內容簡介
頭人與上師,是父權社會中的兩種權威型態。
父權社會創造出權威集中的地方頭人與家族領導者,
卻也產生排擠效應,萌生大眾巨大的心靈失落感。
靈性導師的出現,成功化解父權社會的內在緊張性。
神奇效果繼續擴大,終至開花結果,
創造出東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另類權威與另類經濟奇蹟……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探討漢人社會中民眾宗教權威形式背後的內涵,與動態性的變遷模式,試圖以更為整體性的方式,扣緊漢人社會與文化脈絡,來說明當代社會漢人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團體的相對社會位置與社會實踐潛能。

漢人父權社會體制與超自然象徵系統間有著動態性的調控關係,宗教活動創造出了具有正當化父權身分意義的象徵資源,和產生出能安定化父權體系的靈性資源。進入當代社會,兩種宗教資源成為具有累積性和可交換性的資本。象徵資本的累積,仍以地方社區為累積和擴散中心,但有了新的文化資產的形式,行動者也有了更大的主動性來動員資本。而在當代主流世俗性體制不帶宗教色彩之後,宏觀層次出現了「現代國家政治經濟體系──入世救贖靈性體系」的二元性結構體,宗教層面相應有著重視個人性救贖和與世俗層面相容的特徵。當代浮出的「宗教性」的焦點,逐漸成為一種跨越宗教界線,並對資本主義世俗體制有針對性卻也是適應性的精神屬性。傳統的靈性資源,鑲嵌到這個宏觀結構中,頻繁靈性資本的累積與交換已是其新的樣貌。《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正是以理論討論與個案研究,描繪出以上的歷史變遷與時代圖像。









作者/譯者/繪者簡介
作者:丁仁傑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專著有《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1999)、《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2004)、《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2009)、《重訪保安村》(2013)。譯有焦大衛(David Jordan)的《神、鬼、祖先》、桑高仁(Steven Sangren)的《漢人的社會邏輯》。

延伸閱讀
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
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由證嚴法師於1985年成立,是一個近年來成長極…
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
本書主要在探討台灣社會結構之「重新型態化」過程裡,宗教制度在…
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
本書主旨在對於「漢人民眾宗教」的範圍、發展背景、內在運作方式…
5筆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目前  Go /共2頁 
推到Facebook
熱門書籍
【聯經中國史】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
黑暗世界與多元璀璨文化並存的時代 突破「…
毛澤東之後的中國:一個強國崛起的真相
★塞繆爾.約翰遜獎得主、當代中國史學巨擘…
紅樓夢公開課【三冊套書】
★ 臺大網站總點閱數超過410萬,華人世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