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

傾聽真誠的叮嚀

對當下保持反思

《暴政》有聲書 《暴政》有聲書

這一次,用聲音記住時代

提摩希‧史奈德—著
劉維人—譯

6位藝文界人士齊聲朗讀

回應時代的自由之聲

陳健民

陳健民

中研院社會所客座研究員
  • 第九課:珍惜我們的語言(粵語)
  • 第十四課:維護私人生活(粵語)
  • 第二十課:盡你所能保持勇氣(粵語/華語)
李雪莉

李雪莉

《報導者》營運長
  • 第四課:為世界的面貌負責
  • 第十課:相信事實
  • 第十一課:當個追求真相的調查者
  • 第十六課:學取他國經驗
馬世芳

馬世芳

作家、廣播人
  • 第二課:捍衛制度
  • 第八課:勇於挺身而出
  • 結語:歷史與自由
張潔平

張潔平

飛地書店創辦人
  • 第五課:勿忘專業倫理
  • 第十五課:為好事盡一分力
  • 第十七課:注意危險的政治用語
  • 第十八課:在難以想像的事發生時保持冷靜
凃豐恩

涂豐恩

故事StoryStudio 創辦人
  • 序言:歷史與暴政
  • 第一課:切莫盲從權威
  • 第六課:小心那些準軍事組織
  • 第十三課:親身實踐政治
  • 第十九課:當個愛國者
黃淑真

黃淑真

《暴政》繁體中文版主編
  • 第三課:小心一黨專政
  • 第七課:若你是軍警人員,請時時反思
  • 第九課:珍惜我們的語言
  • 第十二課:望進你我的眼,彼此閒話家常
  • 第十四課:維護私人生活

從讀者到朗讀者,說給你聽的心裡話

黃淑真

黃淑真

用另一種方式重溫這本書,並且再發現它新的一面。

Q:收到配音邀請時的想法
身為編輯,能再度派上用場真是太好了。能夠在一本書出版後過了好一段時間再與它相會,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Q:朗讀跟閱讀有何不同
情緒上的傳達很難拿捏,聲音表情是又玄又纖細。
Q:錄製過程困難與有趣的地方
唯一有做的準備是放鬆和修改稿件。放鬆是因為試錄的時候聲音太認真,聽起來很像軍隊裡的精神答數,發現太刻意要把稿件念好會有反效果,所以後來就以一種去樓下便利商店買東西的心情錄音。唸稿的時候,我好像一直想著晚餐要去買茶葉蛋吃。修改稿件是因為,在家試唸的時候發現一邊看稿一邊想著要把字唸對,我一定會發音不標準或是唸錯,就算唸對了也會聽起來很奇怪,實在無法一心二用,所以乾脆就把稿件的一些地方改成自己常用的口語了。
錄音室的大哥聽力超級好,每次地底下的火車經過的時候都要暫停錄音,一方面讓我覺得很厲害,一方面突然明瞭到為什麼我睡覺很不容易被吵醒,因為我真的什麼都聽不到。耳朵聽力如果有分金、銀、銅等級,我的耳朵應該是錫做的吧。
Q:希望聽眾從聆聽中獲得什麼
希望沒有閱讀過這本書的人,能夠透過聽書對照現況,思考這本繁體中文版問世時,為什麼會引起廣泛討論。對於閱讀過這本書的人,希望大家能夠用另一種方式重溫這本書,並且再發現它新的一面。
閱讀和聆聽是兩種非常不一樣的讀書方式。聆聽對我來說是更為立體,更為身歷其境的,而且隨著聲音表演與呈現的不同,有時候閱讀時沒留意到的句子,在聆聽時會觸動心弦。聽有聲書的時候,常常聽到一句覺得很棒的話,但回頭看書的時候卻不是自己閱讀時會特別留意、畫線的句子。有新發現的時候,總是很感動。
陳健民

陳健民

要珍惜自由,警惕暴政潛入你的生活。

Q:收到配音邀請時的想法
有點不可思議,因為我聲音沙啞,華語發音不正。不過我的志業就是對抗暴政、建立民主,甚至為此身陷囹圄,應該適合參與這個配音工作。
Q:朗讀跟閱讀有何不同
朗讀是有聽眾的,除了要注意發音、節奏、聲量外,如何將部份書面語轉換成口語亦是重大挑戰。
Q:錄製過程困難與有趣的地方
我最大的困難是華語發音不準,即使重複練習和查閱字典,最後還是過不了自己的關(我相信最終亦過不了嚴格的製作團隊的關),最後改為用粵語配音了兩章書,但相信香港和廣東的讀者會感到更為親切。
Q:希望聽眾從聆聽中獲得什麼
能夠聽到配音員從心發出的叮嚀 。 要珍惜自由,警惕暴政潛入你的生活。
李雪莉

李雪莉

不要輕易別過頭,忽視邪惡,而要審慎珍惜我們所能做的每一個抉擇。

Q:收到配音邀請時的想法
大約3年前閱讀此書時,許多的章節都有強烈共鳴。收到邀約配音有聲書時,又重新召喚了我當時閱讀此書的記憶,希望能透過聲音,把此書傳達給更多人,讓這本書走到更遠之處。
Q:朗讀跟閱讀有何不同
閱讀是很個體的行為,朗讀是需要投遞對象的。
Q:錄製過程困難與有趣的地方
文字經過書寫和翻譯,不見得這麼口語,儘管作者史奈德(Timothy Snyder)教授已經很生活地下筆,我得多次閱讀,熟悉書中所提及的歷時性案例,充份理解文本後再朗讀。
Q:希望聽眾從聆聽中獲得什麼
作為一位記者,我自己從此書更確認一些信念與行動,包括就事論事、掌握事實和真相的重要、為自己傳遞的訊息負責。
在這個很容易陷入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的時代,很多虛假訊息和宣傳表演,試圖癱瘓我們的判斷,模糊是與非的區隔;這本書提醒著我們所有時代,權力會以不同形式被濫用,極權會復辟重來。我們不要輕易別過頭,忽視邪惡,而要審慎珍惜我們所能做的每一個抉擇。
張潔平

張潔平

它讓你面對現實,也能讓你獲得希望和力量。

Q:收到配音邀請時的想法
這本書的聲音內容應該會讓人睡不著覺吧…
Q:朗讀跟閱讀有何不同
遇到喜歡的文本,我也會一個人在房間裡讀出聲音來。聲音經過周圍的空間,與自己再次相遇時,常讓我體會到,啊,原來這句話還有再多一層意味。也許這是不同感官激發大腦中不同的神經運作,會讓同一個內容更豐富,很神秘。
Q:錄製過程困難與有趣的地方
聯經幫我做了很多準備。一個人讀出聲音來,和給讀者朗讀還是很不一樣的。覺得有趣的地方是站在聽者的角度,體會自己聲音的「親和力」、「說服力」。
Q:希望聽眾從聆聽中獲得什麼
這本書裡提到的東西,無論您身在什麼樣的國家體制裡,安靜下來聽一聽,都可能似曾相識,它讓你面對現實,也能讓你獲得希望和力量。
凃豐恩

涂豐恩

我希望能把這種不同時代的遭遇和共鳴表達出來。

Q:收到配音邀請時的想法
配音員很專業,我這種業餘的,真的可以嗎?不會搞砸嗎?但是,是史奈德的書啊。想參加!
Q:朗讀跟閱讀有何不同
因為是在錄音室裡朗讀,要注意的東西很多,沒辦法像閱讀那樣深入思考文中的內涵;但也因為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出來,不能像平常閱讀那樣掃讀或跳讀,反而會更注意到文章的節奏。
Q:錄製過程困難與有趣的地方
我認為史奈德在寫這本書時是有火氣的,「筆鋒常帶感情」,十分鋒利,該如何不浮誇地傳遞那種心境,因為沒受過戲劇表演經驗,確實感受到困難。
我覺得困難與有趣的地方是相同的,書裡描述跨時代各國曾出現的暴政景況,原來,歷史多元的非線性發展,可能讓此刻的我們回到數十年前甚或更遠的某個暴政時刻。我希望能把這種不同時代的遭遇和共鳴表達出來。
Q:希望聽眾從聆聽中獲得什麼
沒人能夠能保證自由和民主會永遠存在。
黃淑真

黃淑真

用另一種方式重溫這本書,並且再發現它新的一面。

Q:收到配音邀請時的想法
身為編輯,能再度派上用場真是太好了。能夠在一本書出版後過了好一段時間再與它相會,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Q:朗讀跟閱讀有何不同
情緒上的傳達很難拿捏,聲音表情是又玄又纖細。
Q:錄製過程困難與有趣的地方
唯一有做的準備是放鬆和修改稿件。放鬆是因為試錄的時候聲音太認真,聽起來很像軍隊裡的精神答數,發現太刻意要把稿件念好會有反效果,所以後來就以一種去樓下便利商店買東西的心情錄音。唸稿的時候,我好像一直想著晚餐要去買茶葉蛋吃。修改稿件是因為,在家試唸的時候發現一邊看稿一邊想著要把字唸對,我一定會發音不標準或是唸錯,就算唸對了也會聽起來很奇怪,實在無法一心二用,所以乾脆就把稿件的一些地方改成自己常用的口語了。
錄音室的大哥聽力超級好,每次地底下的火車經過的時候都要暫停錄音,一方面讓我覺得很厲害,一方面突然明瞭到為什麼我睡覺很不容易被吵醒,因為我真的什麼都聽不到。耳朵聽力如果有分金、銀、銅等級,我的耳朵應該是錫做的吧。
Q:希望聽眾從聆聽中獲得什麼
希望沒有閱讀過這本書的人,能夠透過聽書對照現況,思考這本繁體中文版問世時,為什麼會引起廣泛討論。對於閱讀過這本書的人,希望大家能夠用另一種方式重溫這本書,並且再發現它新的一面。
閱讀和聆聽是兩種非常不一樣的讀書方式。聆聽對我來說是更為立體,更為身歷其境的,而且隨著聲音表演與呈現的不同,有時候閱讀時沒留意到的句子,在聆聽時會觸動心弦。聽有聲書的時候,常常聽到一句覺得很棒的話,但回頭看書的時候卻不是自己閱讀時會特別留意、畫線的句子。有新發現的時候,總是很感動。
陳健民

陳健民

要珍惜自由,警惕暴政潛入你的生活。

Q:收到配音邀請時的想法
有點不可思議,因為我聲音沙啞,華語發音不正。不過我的志業就是對抗暴政、建立民主,甚至為此身陷囹圄,應該適合參與這個配音工作。
Q:朗讀跟閱讀有何不同
朗讀是有聽眾的,除了要注意發音、節奏、聲量外,如何將部份書面語轉換成口語亦是重大挑戰。
Q:錄製過程困難與有趣的地方
我最大的困難是華語發音不準,即使重複練習和查閱字典,最後還是過不了自己的關(我相信最終亦過不了嚴格的製作團隊的關),最後改為用粵語配音了兩章書,但相信香港和廣東的讀者會感到更為親切。
Q:希望聽眾從聆聽中獲得什麼
能夠聽到配音員從心發出的叮嚀 。 要珍惜自由,警惕暴政潛入你的生活。

從閱讀到聆聽,更身歷其境也更觸動心弦

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

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

有聲書

定價:400元 / 79折 316
有聲書朗讀分享會

有聲書朗讀分享會

2025/02/06(四) 15:30~16:30

  • 主講:陳健民、李雪莉、馬世芳
  • 地點|台北國際書展 主題廣場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五號1樓,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一館)
  • ★ 活動文字側記 ★
活動現場影音

|最後一堂課|盡你所能保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