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裡的東南亞史
點擊試閱
大英博物館裡的東南亞史
Southeast Asia: A History in Objects
出版日期:2025/01/09
印刷:全彩印刷
裝訂:精裝
頁數:272
開數:長24×寬17×高2.7cm
EAN:9789570875591
出版社:聯經
訂購數量
庫存量>10

  定價:800
優惠價:79632
內容簡介
精選大英博物館中四百件珍貴藏品,
呈現多彩多姿的東南亞文明,一本書就把博物館帶回家!


璀璨文明、豐饒物產,
掀開東南亞豐富且多元的文化面紗。


從六千年前的遺跡到二十一世紀的當代文物,本書透過大英博物館珍藏的四百餘件文物,帶領讀者探索東南亞豐富深邃的歷史底蘊。橫跨現今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汶萊、菲律賓、新加坡和東帝汶等國,這片土地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不僅孕育出燦爛的原住民文化,更吸納中國、印度的文明精髓,融合了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基督教等多元信仰,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東南亞文化。翻開本書,一同走進這片文明交匯的沃土,共同品味其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

★吳哥窟:高棉帝國的中心,石造的宗教寺廟建築群,並以宏偉細緻的浮雕聞名於世。吳哥窟的建築遵循宇宙原則,包括須彌山的五座山峰以及四周的山脈和海洋。

★獵頭文化:獵頭活動不僅是爭奪資源和領土的行為,同時也具有政治和宗教性質。獵頭常在群體中重要人士過世後舉行,頭顱是值得敬畏的,在生死儀式中的重要元素。

★檳榔用具:二十一世紀前,檳榔流行於東南亞各階層和年紀,從個人食用,到宴客、正式儀式中,都發揮重要作用,是藥品、宴客用品和禮儀用品。檳榔相關用品的形制,也與身分地位相關。

★紋身:過往東南亞許多社會都有紋身的習俗,紋身是死後世界重要指引。不同紋身圖樣也象徵著身分地位,亦可作為個人成就的象徵。紋身期間必須遵守特定的習俗及儀式。

★東南亞織物:織與染主要與女性相關。在某些文化中,男性在使用織布機時觸摸是禁忌,女性則在編染的過程中,須遵守各種身體及精神限制。織物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依照不同的設計、形式、穿著的方式和原料,展現不同的社會地位、宗族、婚姻狀況、年齡和性別。
作者/譯者/繪者簡介
作者:亞歷山卓.葛林(Alexandra Green)
大英博物館東南亞部門的亨利·金斯堡(Henry Ginsburg)策展人,曾撰寫和編輯過多本關於東南亞藝術和物質文化的書籍和文章。她的出版物和編輯著作包括《萊佛士在東南亞:重新探討這位學者和政治家》、《緬甸晚期壁畫中的佛教視覺文化、修辭和敘事》以及《重新思考亞洲的視覺敘事:跨文化與比較視角》。

譯者:葉品岑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曾任編輯,現專職筆譯,譯有《失序的心靈》、《被隱藏的眾神》、《自由的技藝》、《為工作而活》、《古蘭似海》、《午夜的佩拉皇宮》、《我的應許地》等數十餘本。

延伸閱讀
大英博物館裡的印度史
精選大英博物館中五百件珍貴藏品, 呈現多彩多姿的印度文明, 一…
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
精選大英博物館中四百件珍貴藏品, 呈現輝煌奪目的伊斯蘭文明,…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
再忙都可以隨時輕鬆開卷,一本書就把博物館帶回家! 以物觀史的…
3筆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目前  Go /共1頁 
推到Facebook
熱門書籍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最美時代劇《茶金》的感動原點 北埔姜阿新…
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
──第13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