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出版日期:2017/07/05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精裝
頁數:560
開數:18開,高23×寬17cm
EAN:9789570849660
出版社:聯經
作者:齊錫生
系列: 聯經學術
訂購數量
庫存量>10

  定價:850
優惠價:79672
內容簡介
從盧溝橋事變到珍珠港事件,這段期間的中美關係,到底經歷了何種變化?
特別是中國政府對美外交的決策過程是什麼?由何人執行?
中國的外交目的是什麼?談判的技巧如何?美方的反應是什麼?
中國政府在這段時間內,總體的得失又當如何評價?
何以在1937年7月盧溝橋戰事爆發時,美國政府認為事不關己,
而到了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政府卻十萬火急地促請中國成為並肩作戰的盟友?
齊錫生最新專論《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完全解答


中華民族自從和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建立現代化外交關係以來,八年抗戰最根本性地改變了中國和西方的交往,也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回顧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列強在中國瓜分土地,控制中國的各種資源,但是到了1945年大戰結束時,中國的國家地位徹底改觀,列強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在主權和治權上,中國成為一個充分獨立自主的國家,在戰後新建立的國際秩序裡,中國還成為世界四強之一。
導致此項蛻變的最關鍵因素是,中國在珍珠港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立即和美國、英國和蘇聯結為全球性戰略盟友,對抗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的軸心國同盟,而其中特別具有決定性因素的是中國和美國的結盟。
從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到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長達53個月之間的中美關係,到底經歷了何種變化?齊錫生《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一書向讀者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此外,《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嘗試把這段期間領袖人物的形象、個性、心理狀態、內心深處的盤算策劃等盡量予以呈現,舉凡蔣介石、孔祥熙、宋子文、陳光甫、胡適等人的私人檔案,日記等等,都提供讀者極大的啟示。
作者/譯者/繪者簡介
作者:齊錫生
臺灣東海大學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1967年開始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教書,1990年到香港,參與香港科技大學建校工作並任教。教學研究興趣包括國際關係理論、美國外交,和中國近當代內政外交問題。年輕時業餘愛好包括做木工、修房子、修汽車、爬山、射擊等。老來還希望能夠學會彈鋼琴和說西班牙話。目前仍在做學生。

延伸閱讀
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修訂版)
太平洋戰爭中的兩個盟友:中國和美國兩者之間的關係,既有密切合…
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
集合台灣、中國大陸、美國、日本等地現代史學者 重新檢視中日戰…
外交秘聞
本書作者1960年代,曾一度任職業外交人員。在職期間勤錄當年外交…
3筆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目前  Go /共1頁 
推到Facebook
熱門書籍
漢學散論(楊聯陞誕辰110周年紀念版)
世界漢學界一流學人。從經濟史入手,兼治文…
情動力政治
「情動力」(affect)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文化…
汪精衛與中國的黑暗時代:詩歌.歷史.記憶
汪精衛——中國現代史上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