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
出版日期:2017/01/25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精裝
頁數:544
開數:18開,高23×寬17cm
EAN:9789860510652
出版社:聯經
訂購數量
庫存量>10

  定價:720
優惠價:79569
內容簡介
台灣在戰後持續了數十年的快速經濟成長,
發展成績與南韓並居後進國之首。
瞿宛文專論《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探討造就這優異績效的原因,
挑戰了當今台灣社會的主流論述。


就「如何做到」而言,主流的自由市場理論實難以提供合理解釋,關鍵因素確如對該學派採批判立場的結構學派所言,是國府在有利的客觀條件配合下,在當時採取了符合時宜的經濟與產業政策。再則,日本殖民遺產與美國的援助,雖提供了重要有利條件,但僅為輔助性角色,無法在戰後「自然地」帶來工業化。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採取歷史性角度,探究了「發展動力」層面,認為百年來救亡圖存追求現代化的民族動力,高度提升了國府經濟與產業政策的品質,並促使國府施行土地改革並著重社會公平。然而這歷史條件也隱含了這發展模式的局限,影響至今。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一書希望藉由此研究促進對台灣經濟如何進一步發展的討論,同時對後進發展理論做出貢獻。
作者/譯者/繪者簡介
作者:瞿宛文
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曾任中研院研究員、臺灣大學城鄉所與經濟系兼任教授。研究著重於台灣與東亞經濟發展,近來也開始探討中國大陸經濟相關議題。曾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與社長。著作包括《中國產業的發展模式:探索產業政策的角色》、《台灣的不成功轉型:民主化與經濟發展》(聯經2020)、《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聯經2017)、與安士敦(Alice H. Amsden)合著的《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聯經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經濟成長的機制》等。

延伸閱讀
台灣經濟轉型的故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台灣在1954年開始民營化, 10年之間,脫胎換骨, 30年之後,已從計…
台灣經濟的浴火重生
天災人禍是人類有史以來,反覆發生的災難。在過去六十年以來,台…
台灣經濟發展的省思與願景
曾經是「亞洲四小龍」、「東亞新興國家」之一的台灣,在國際社會…
3筆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目前  Go /共1頁 
推到Facebook
熱門書籍
漢學散論(楊聯陞誕辰110周年紀念版)
世界漢學界一流學人。從經濟史入手,兼治文…
情動力政治
「情動力」(affect)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文化…
汪精衛與中國的黑暗時代:詩歌.歷史.記憶
汪精衛——中國現代史上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