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Mobirise Web Builder

進入戰時體制的1938,台灣的言論空間已甚為緊縮,這也深深戕害了島內新文學的發展。

明明在前一年,文壇素人龍瑛宗(1911-1999)繼朝鮮人小說家張赫宙之後,以〈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改造》小說懸賞佳作,台灣作家終於一遂「進軍中央文壇」之志;但幾乎在同一時間,母國日本與中國間的戰事全面爆發,在官方的政策壓力下,三大官報《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聞》、《臺南新報》(1937年4月後改題為《臺灣日報》)及本島人經營的《臺灣新民報》相繼停止漢文欄,楊逵(1906-1985)主持的《臺灣新文學》也在此時停刊。

惟徐坤泉(1907-1954)主編的《風月報》仍能以「茶餘飯後的消遣品,文人墨客的遊戲場」的通俗文學型態存活於戰時之中。


百年紀事:

漢文欄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