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

Mobirise Website Maker

一九二四年,張我軍(一九 〇二—一九五五)以﹤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臺灣文學界﹥對臺灣舊文學界開戰、新文學運動蓄勢待發的那一個冬天,一位小男孩在臺中州北斗郡北斗街誕生了。他是林亨泰(一九二四—),戰後臺籍詩人的現代主義者。

一九四三年,他考入臺北帝大附設熱帶醫學研究所的「衛生技術人員養成所」,結訓後險些被派至新幾內亞戰地。這些出生於大正尾、昭和初的臺灣青年一代,有學者稱他們為「戰爭期世代」,但寫詩的林亨泰則自稱「跨越語言的一代」。

面對戰後全面禁用日語的困境,陳千武自南洋歸來後,據說手抄哥德《少年維特的煩惱》中譯本苦練十年;葉石濤(一九二五—二〇〇八)則是精讀《紅樓夢》,學習這個新的「國語」。


百年紀事:

林亨泰:一九五六年,林亨泰開始在《現代詩》發表一系列具有未來派風格的「符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