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去福建、廣東一帶採訪,每個人家裡,都至少有一個南洋親戚。
福清的劉爺爺,至今不願意吃外面賣的五香捲。他堅持自己動手,因為那是父親最喜歡的食物。汕尾的王奶奶,九十多歲了,每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堂屋那張照片下,擺上新做的擂茶。她坐在院中,取了長長的擂棍,把茶葉、芝麻、花生、生薑、食鹽、山蒼子放到擂缽裡研磨,然後沖了開水,加上炒米,端給我喝。擂茶是鹹的,我顯然更愛她做的炒粿條。王奶奶說,不如爸爸做的好吃。
劉爺爺和王奶奶的父親,都下南洋去了。
下南洋,是人們在生存的絕望中選擇的希望之路。廈門鼓浪嶼上,曾經有一排又一排「豬仔」館,當年的「豬仔」,沿著階梯,一個一個下到船艙裡,踏上生死未卜的前程。當年流傳那首〈南洋吟〉,現在還有人在傳唱:「正月出門到如今,衫褲著爛幾下身。一心賺錢歸家使,不知惹債又上身。」
帶上岸的,除了血淚,還有鄉愁。食物,便是南洋「豬仔」們對於鄉愁最好的注解。一雙碗筷盛著淚水,照著月光,那是人們眼中的希望,希望可以照亮他們的歸家之路。
有的人回去了,有的人一輩子沒能回家,更多的人在這裡開枝散葉。留下的不僅是人,還有帶著濃烈故鄉印記的味道。二○一五年,我曾經應新加坡旅遊局的邀請,去新加坡做一次有關「小販」中心的採訪,在麥士威熟食中心的中國街五香貫腸店裡,我找到了比福建本地人做得還要地道的五香捲。店面不大,賣五香捲、貫腸、蛋片、豆乾、豬肝和魚丸,可以配米粉,其中最出名的還是五香捲。五香捲是閩南家家戶戶逢年過節宴請親朋好友的必備頭盤,要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包成如春餅的一條,下油鍋炸成焦黃,再切成段。上一代攤主黃國華有十個孩子。孩子們最害怕的是爸爸分配任務,兩個姐姐和媽媽一起學做五香,男孩子則做些攪肉之類的力氣活,連最小的弟弟都要負責擦桌洗碗,「有時候攪肉慢了,爸爸就會罵,因為手上的熱氣傳給了肉,肉會發散,沒有咬勁。」孩子們曾經不能理解,爸爸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呢?卻不知道,這一份努力,來自爸爸的爸爸,那是上一代南洋勞工,從血液裡帶來的勤奮。
陳靜宜的這本《啊,這味道》,採訪功夫扎實,寫作的節奏卻是輕盈的。看著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海南咖啡、豬腸粉、炒粿條、粿條湯,腦海裡浮現的便是汕頭王奶奶的淚眼。她始終沒能再見到父親,只能每年從粿條、白切雞和擂茶裡,遙想當年父親在時的溫馨。
食物,是連接人心的紐帶,靜宜用一種樸實的方法,細細講來。讀這本書的心情是愉悅的,閤上書,突然想起《西遊記》第八十五回,豬八戒對南山大王手下小妖說:「待我一家家吃將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