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320 元我要購買

選文 (節錄)

父母去世之後,兄弟姐妹怎麼過活?

工作不穩定的趨勢擴大,不婚導致單身人口激增,人情世態淡薄疏遠……。

三十歲到六十歲還在職場上奮鬥的人,擔心的或許是年邁雙親的老年生活,不過從目前的社會情勢看來,大家實在不得不多為自己著想一點。

以傳統的防護網而言,父母去世後,自己倚賴的對象往往是「配偶」和「子女」,但是這一點在未來應該會有重大的改變,而新的防護網正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手足。

二○一五年七月,針對《AERA》新聞週刊的讀者團體「AERANET」所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許多受訪者對兄弟姐妹的將來「感到憂心忡忡」,而且提出了各種具體的案例。當時的受訪者是三十歲到六十歲的七十七名男女。

「對於兄弟姐妹,您有什麼煩惱嗎?」針對這項問題,以下是幾位受訪者的回答。

「姐姐和我對於繼承這件事有過一點小爭執,之後她就一個人住在我們共同持有的老家。她沒有小孩,做的是派遣的工作。」(埼玉縣‧女性)

「未婚弟弟的結婚問題。」(北海道‧女性)

「妹妹靠打工過活,也沒有結婚的打算,我擔心她年紀大了以後沒辦法自己養活自己。」(東京都‧女性)

「妹妹夫妻倆的年薪很低,我多少會給他們一點錢,還幫他們還過債。」(東京都‧男性)

「妹妹沒有穩定的工作,我很擔心她的未來,而且她也不打算結婚的樣子。」(東京都‧女性)

「弟弟沒有結婚的打算,一直賴在老家。」(埼玉縣‧女性)

正值壯年的世代要擔心的,已經不只是「如何妥善照顧年邁雙親」這個課題,還要開始關注緊接而來的風險,那就是「父母去世之後,兄弟姐妹怎麼過活」。

父母有年金可以領,若要扶養他們,心裡大致有個譜,但是兄弟姐妹是和自己幾乎「同世代」的家人,將來社會保障縮水,他們老後的生活狀況可說難以預料。關於受訪者的「煩惱」,多數人的回答是感到莫名的憂慮,這種憂慮的根源或許就來自「前景不明」。

 

原來社會上淨是些「有瑕疵」的兄弟姐妹

一位援助低收入者的男性曾說過以下的話:

「我覺得政府並沒有設法讓繭居族等低收入者重新回到社會上,反而社會好像愈來愈向他們靠攏。將來這個國家絕大多數的人,可能某方面遲早都會變得『有瑕疵』。」

在這裡,我特別把「有瑕疵」加上引號,是因為這位男性話中的意思是,有些人可能會只因為一點小事,就陷入要接受社會救助的低收入狀態。可以說現在這個時代,老大不小了還「沒錢、沒工作、沒伴侶」,已經不會被投以異樣的眼光,亦即沒收入或低收入,而且在職場、家庭或社區很少和其他人接觸,這樣的人如今比比皆是。

你的兄弟姐妹如果很窮,或離開父母就無法生活,這時候該怎麼辦?

或許他們的問題現階段不會馬上顯現。當今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即使沒錢,步入中高年後,父母應該也還能靠年金和手上的資產來養活他們。

但如果父母撒手人寰了怎麼辦?父母過世後,你有把握代替他們繼續提供手足一樣多的金援嗎?

接下來我要介紹幾個開始面臨這種困擾的人的心聲。

 

【案例1】擔心姐姐無法離開父母身邊的藤田女士(化名)

藤田女士(47歲)有一份正職,同時育有就讀國中與國小的三個孩子,而她所憂慮的是姐姐(50歲)的將來。

「我姐姐是不折不扣的尼特族,我想將來要照顧她的應該就是我吧。」

姐姐住在距離藤田女士家車程約一小時的娘家,單身,而且幾乎可說是無業。雖然之前有一段時間在工作,但是三十多歲的時候離職了,之後就算有工作,頂多也只是不定期的打工。有時候她會和朋友出去,不過好像沒什麼特別熱衷的嗜好。

藤田女士不太常回娘家,因此不清楚家裡最近的狀況,不過姐姐應該會洗自己的衣服、打掃自己的房間,但是是由媽媽(74歲)負責做飯。

爸爸已經超過八十歲了,有年金可領,過去在大企業工作時也存了一些錢,在經濟方面養姐姐一個人沒有問題。只是爸爸應該也有點擔心姐姐,為了不讓她在父母去世後無以為繼,還買了一間公寓給她。他們一定心知姐姐一直受到父母的照顧,以後一個人很難維持獨棟的娘家,而且爸媽也告訴過藤田女士,他們會留一筆生活費給姐姐。

儘管如此,藤田女士的憂慮還是揮之不去。

「就算可以養活自己,但一直以來只會依賴爸媽的姐姐,真的有辦法一個人生活嗎?她可是連水費都沒自己繳過呢!大家都對我說『有姐姐在爸媽身邊陪他們,妳就可以放心了』,可是在父母的保護傘下長大的姐姐,不要說照顧爸媽了,她連打理自己都有問題,而且這種事也不會因為年紀變大就突然學會啊。」

她不禁想像有朝一日父母過世後,姐姐孤伶伶地住在父母幫她買的公寓。如果她真的變成孤單一人,對她來說唯一可以依靠的親人,就只有自己了。

獨居的高齡女性往往很容易被騙,姐姐是不是沒有問題呢?

儘管藤田女士目前還不需要照顧爸媽,但更讓她掛心的反而是姐姐倒下去之後的「手足照護」問題。

「姐姐一直以來都可以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沒有責備她的意思,只是隱約覺得,我應該做好照顧她的心理準備,畢竟她是我的至親。」

 

【案例2】擔心妹妹在娘家附近獨居的大西女士(化名)

住在東京都內的大西女士(43歲)是一名職業婦女,有一個一歲大的小孩,而讓她掛念的,是在埼玉縣娘家附近獨居的妹妹。

小自己一歲的妹妹從小就很會撒嬌,很受大家疼愛。她一直有打一點工,在商店當店員,雖然生活有些拮据,但現在至少還有爸媽的金援,日子勉強過得去。只是客觀來看一個四十多歲的女性,身為姐姐的大西女士不禁擔心這個只靠打工過活的單身妹妹,老了以後怎麼辦。

妹妹從美術大學畢業後,一直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繪畫上,也沒去找正職工作。可是光靠畫畫沒辦法餬口,讓她逐漸喪失了創作的熱情,最近已經沒看到她在畫畫了。除了出去打工,大西女士完全不知道妹妹平常是怎麼過日子的。

大西女士會想到這些,是因為她自己的人生也曾經有很大的轉變。大西姐妹兩人都是過了四十歲還單身,所以爸媽先前一直掛念著她們。沒想到大西女士不但在兩年前結婚,還生了小孩、買了公寓。因為丈夫是收入不穩定的自由業,所以有一份正職的大西女士成了戶長,現在除了帶小孩之外,還要想辦法兼顧全職工作和還房貸,每天不斷從錯誤中學習,忙得焦頭爛額。大西女士忍不住透露了內心話:

「一直到不久之前,大家擔心的都是我,覺得妹妹沒什麼好擔心的。先前一直獨居的我,認為即使爸媽過世了,要照顧妹妹一個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等我自己有了家庭、生了小孩,才知道光顧好自己這家就忙得暈頭轉向,說實在的,我還真沒有餘力去照顧她。」

 

「底層手足」增加的原因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就業結構基本調查」指出,日本非正職僱員的占比,在一九八四年是百分之十五‧三,到了二○一四年大幅成長為百分之三十七‧四。現在三名勞工當中,至少就有一人是非正職勞工。

而且沒有工作的人愈來愈多。十五歲到三十四歲的人當中,不上課也不做家事、不去求職或不打算就業的「尼特族」,在二○一二年有六十一萬七千三百人(就業結構基本調查)。此外,尼特族也有高齡化的趨勢。身兼經濟學者與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的玄田有史利用就業結構基本調查,計算出「中高齡尼特族」(三十五歲以上、四十九歲以下,沒有在找工作的無業人士)在二○○二年時達到四十九萬人。

此外,「生涯未婚率」也上升了。「生涯未婚率」指的是五十歲時的未婚比率,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的「人口統計資料集」(二○一四年),二○一○年男性的生涯未婚率是百分之二○‧一四,女性是百分之一○‧六一。而且和七○或八○年代相比,離婚率也提高了。

非婚社會未來的景象是,到了二○三○年,現在三十五歲左右的年輕人就五十多歲了,屆時五十歲以上的男性四人當中就有近一人獨居(瑞穗情報綜合研究所根據日本總務省「國勢調查」(實際值)和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編纂的《日本戶數的未來推估(全國推估)》中的未來推估而計算出的數字)。

獨居中高齡人士增加的同時,可以互相支持的「資源」──也就是兄弟姐妹的人數則因為少子化而減少。如果當中有無法獨立的手足,很容易出現自己必須獨力支援他們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