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 》
《 芭蕉俳文 》
《 芭蕉百句 》
《 日本文學史 》

定價1,460元,優惠價 899 

我要購買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

全彩印刷,14.8 x 21 cm,平裝,224頁
作者:松尾芭蕉
譯注者:鄭清茂
繪者:莊因

定價380元,優惠價 274 元 ( 72折 )

我要購買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是一致公認的世界文學經典巨作,與《源氏物語》同享盛名,擁有十多種不同語言的譯本。

日本三大景之一「松島」,景色依地點與季節幻化而令人讚嘆;兩岸林木扶疏山色奇美的日本三大急流之一「最上川」,以及擁有絢爛華麗殿宇群的日光東照宮、四周古木參天的鹽竈神社、法像莊嚴的瑞巖寺、矗立於幽靜山林中的立石寺等景點,除了本身所具備的自然人文觀賞價值之外,更因出現於《奧之細道》旅程中而聲名大噪。

松尾芭蕉借助中國古典文學與哲學思想,將俳句的和諧性與詩歌的高雅兼容並蓄,使得俳句成為與漢詩、和歌相媲美的雅俗共賞詩體文學。俳句中時而加入與季節相關的字詞及作者心境,這樣的文體正好能將奧之細道旅程中的點點滴滴完整地呈現出來。

《奧之細道》屬於「俳諧紀行文」類,是日本俳諧大師松尾芭蕉(1644-1694)的代表作,日本俳諧文學的瑰寶。它不僅體現日本人自豪的日本文學特色,也具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藝術價值。目前已有十多種不同語言的譯本。譯文配合精簡古雅之俳句風格採用淺易之文言體,譯注評釋佐以朗朗上口之中日名家詩句,使讀者更能體會原文字裡行間之精妙,隨文神遊於松尾芭蕉這段經典旅途中。

《奧之細道》不僅為日本文學史上之經典紀行文學,此一旅程亦因俳句愛好者追尋芭蕉腳步而成為觀光旅遊之熱門參考路線。

芭蕉俳文

全彩印刷,14.8 x 21 cm,平裝,224頁
作者:松尾芭蕉
譯注者:鄭清茂
繪者:莊因

定價380元,優惠價 274 元 ( 72折 )

我要購買

繼《奧之細道》、《芭蕉百句》後,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經典之作──《芭蕉俳文》,中文世界首度譯出

俳文又稱俳諧文,是具有俳味諧趣的文章
體式雖多,一以貫之的就是俳諧風雅之趣
俳文與俳句並列為俳諧文學
松尾芭蕉是把俳諧推展到最高峰的中心人物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俳諧大家,在日本文學史上有「俳聖」之稱。松尾芭蕉的俳諧作品,主要有連句、發句、俳文三類。連句,如同漢詩的聯句,是一種兩人或以上的集體創作,必須照顧「附合」別人的前句,較難發揮個性或自我風格。發句是連句之首句,起句人等於連句的定調者,較有創意,所以後來能夠獨立出來稱為俳句,變成了日本文學的重要文類之一。

俳句,特別是松尾芭蕉的俳句,舉世聞名,影響所及,甚至在歐美有haiku,中國有漢俳的出現。至於俳文,雖有幾種外語(包括漢語)的零星譯介,但是知之者尚少。俳文又稱俳諧文,指具有俳味諧趣的文章。在體式上,以散文為主而置入或多或少的俳句於其間或文末。松尾芭蕉之前,已有類似之作,但尚無所謂俳文之稱;必須等到松尾芭蕉的出現,俳文才成熟而與俳句並列為俳諧文學之類。

俳文之體多式多樣,如俳句的題詞、小序、序跋、讚、記、頌、賦、傳、辭、說之類的短篇小品,以及紀行、日記等較長的文章。體式雖多,然而始終一以貫之者,就是所謂俳諧風雅之趣。其中《奧之細道》是松尾芭蕉俳文的唯一單行長篇,或另稱俳諧紀行文;是公認的世界文學經典之一,已有多種外語翻譯。漢譯本問世者亦不止一種,所以在漢語圈內並不陌生。

《芭蕉俳文》從松尾芭蕉的約一百篇短文中選出三十多篇,加上短篇紀行文〈野曝紀行〉、〈鹿島紀行〉、〈笈之小文〉、〈更科紀行〉四種,以及〈嵯峨日記〉一種,並略施注釋,以便介紹松尾芭蕉的俳文之美,盼有助於展現松尾芭蕉俳諧文學比較完整的面貌。

芭蕉百句

全彩印刷,14.8 x 21 cm,平裝,192頁
作者:松尾芭蕉
譯注者:鄭清茂
繪者:莊因

定價380元,優惠價 274 元 ( 72折 )

我要購買

《奧之細道》後,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經典名作──《芭蕉百句》,中文世界首度譯出

作者:松尾芭蕉 日本俳諧大師、世界聞名俳句大家,享有「俳聖」之譽。是「元祿文化」的旗手。在日本文學史上的地位,媲美中國「詩聖」杜甫。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文類,松尾芭蕉是把俳諧推展到最高峰的中心人物,在日本文學史上有「俳聖」之稱。貴族氣的「雅」趣,加上庶民性的「俗」味,創造了一種雅俗共創共賞的藝術形式。

俳句興起於16世紀中葉的室町時代末期,盛行於17、18世紀的江戶時代;流傳至今,歷久不衰。甚至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所謂漢俳或歐美haiku的出現。

現在所謂俳句,原稱發句,指俳諧連句之首句,基本上沿襲了和歌連歌的體式。但是在素材、表現理念、審美意識各方面,產生了明顯的質變。就是在不完全放棄貴族氣的「雅」趣之下,積極吸收了庶民性的「俗」味,創造了一種雅俗共創共賞的藝術形式。

俳句的原形為日文「五‧七‧五」三行,共十七音節,稱上五‧中七‧下五。由鄭清茂先生譯注的《芭蕉百句》則一律以漢字「四‧六‧四」十四言譯之;文白不拘,希望能夠表達俳句特有的詼諧輕妙之趣。

松尾芭蕉在日本古典「幽玄」的美學基礎上,廣泛採用漢詩漢文的典故與詞句表現、傳統和歌所不詠的諸多素材、民間生活的俗語俗藝俗習等,而且提出了所謂「佗わび」、「濕しほり」、「寂さび」、「細ほそみ」、「輕かるみ」的俳諧理念,並展開俳諧風雅「不易流傳」之說。而且身體力行,傳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芭蕉百句》按年代先後編排,譯成漢語,並附簡單注釋、原文及其漢字漢詞假名注音,以為鑑賞之一助。

日本文學史

單色印刷,平裝,14.8x 21cm,256頁
作者:小西甚一
譯者:鄭清茂

定價320元,優惠價 230 元 ( 7折 )

我要購買

「導人進入文學核心」的最佳日本文學史專論!
知名學者翻譯家鄭清茂另一重要譯作!

小西甚一主張把日本文學史分為三個世代:古代是日本式的俗、中世是中華式的雅、近代是西洋式的俗,以「雅」、「俗」為文藝史的基本表現理念或意識,考察兩者交錯互動而形成的世代區分。

有異於一般日本文學史依政權所在地的歷史時代區分法,小西甚一的《日本文學史》主張應依內在於文藝本身而能制約文藝發展的本質,即以「雅」與「俗」為文藝史的基本表現理念或意識,考察兩者交錯互動而形成的世代區分。

「雅」代表嚮往既成形式的態度,斤斤於追求古典「完美」的境界;「俗」則屬於尚未開拓的世界,無所謂「完美」或既成的固定姿式,卻含有「無限」的可能動向。

基於這種雅俗的表現理念,小西甚一把日本文學史分為三個世代:古代是日本式的俗、中世是中華式的雅、近代是西洋式的俗。期間含有雅俗共存或混合的過渡時期。全書在論述過程中,每每從世界文學的觀點,採取比較文學的方法。闡幽顯微,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文學名譽教授唐納德‧靳(Donald Keene)說,這是一本「導人進入文學核心」的書。

《日本文學史》是小西甚一的文學史著作。最初是作者根據1952至1953年間在東京教育大學講授日本文學史課程的講義整理成書,1953年由弘文堂出版。後於1993年由講談社再次出版。小西甚一在〈序〉中說,本書並非要對日本文學史進行書志般的解說或傳記性的考證,而是要嘗試「對文藝現象本身的展望」,以把握日本文學史的主題。在展望文藝現象的主題時,小西甚一採取了比較文學的立場,把日本文學放到「世界」中。所謂「世界」,就是明治以前的日本與東方──特別是中國文化的交流史;明治以後,則是與西方文藝的關係。

本書雖題為《日本文學史》,但小西甚一論述的對象並不僅限於狹義的Literature,而是作為更廣範圍的「文藝史」來展開。作者闡明本書的立場之一在於文藝內部,從而賦予文藝的展開以秩序,因此採用了文藝表現的理念來劃分史的區間。具體而言,將「雅」與「俗」作為文藝史上基本的表現理念,兩者互相交錯,形成了各個世代。這裡所說的「雅」與「俗」,是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嚮往的「永恆」為對象,分別對應到藝術世界的「雅」與「俗」。「雅」即「完成」,其表現是已經完全成形了的、為眾人所推崇的形式,而「俗」即「無限」,是尚未開拓出來的、並不具備固定的形式,荒涼而又質樸。以此標準簡而言之,古代是5世紀至8世紀左右,中世約從9世紀至19世紀中期,近代約為19世紀後半到現在。

作者 ─ 小西甚一
大正四年(1915)生於三重縣。昭和十五年(1940)東京文理科大學畢業。歷任東京教育大學教授、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夏威夷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員、筑波大學副校長、美國國會圖書館常任學術審議員、筑波大學名譽教授等。平成十九年(2007)逝世。專攻日本文學史、文藝理論、東西比較文學、和漢文學關係。主要著作有《梁塵秘抄考》、《文鏡秘府論考》、《能樂論研究》、《日本文藝史》(五冊)、《俳句世界》等。

譯者 ─ 鄭清茂
台灣嘉義縣人。1933年生。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歷任台灣大學、加州大學、麻州大學、東華大學等校教授。現為東華大學榮譽教授。著有《中國文學在日本》等書。譯有日本漢學著作多種,包括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宋詩概說》、《元明詩概說》,以及《平家物語》、芭蕉《奧之細道》等日本古典名著。

更多聯經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