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劉醫師,我家小孩有沒有問題?」我經常會遇到這個問題。會找我提問的對象非常廣泛,從醫院工作同仁到過去的同學、朋友,多曾問過親子教養議題。有時是聊天般話家常、偶爾是特別撥出空檔好好聊個半天;有時聊天氣氛輕鬆愉快、更多時候朋友家長們談到深刻感動處,潸然淚下。面對這樣場景,我更希望依據專業背景,多盡棉薄之力。因為我知道:幫助一名家長,就等於幫助一對父母;連鎖效應傳遞下去,幫助到行為問題孩童,也將間接幫助到他的手足。
之所找上我,表面上是因為「精神科醫師」身分。精神科醫師注重心理層面,問我算是問對人。然而我並非正規兒童精神科醫師,若要尋求正規治療,可諮詢轉介熟識且信賴的兒童精神科醫師,為何要詢問我呢?推測第二層原因相關。
第二層真正的原因在於「我是他們的朋友、而且找我問問題不必掛號」,這當中有很大區別。朋友們並非吝惜掛號費,而是因為「他們的小孩沒有生病」。若孩子有明確診斷,如典型自閉症、過動兒、發展遲緩等,大部分家長已順利進入醫療體系,接受恰當治療。然而有更多孩子並沒有生病,同時避免將問題行為附上「疾病標籤」,反而因此得不到正確的諮詢管道。
「我的孩子最近入學,進教室就嚎啕大哭,怎麼辦?」「我的孩子不想去才藝班了,怎麼會這樣?」「我的孩子最近突然變得不敢下樓梯,怎麼回事?」這些尋常卻重要的問題,在不同家長間重複被提起。經過詢問,孩子們大多暫無明顯精神科特定診斷。然而這些憂心忡忡的家長們向我諮詢,總要替他們想想辦法。
開始我會試著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看看家屬的擔心點跟孩子的問題到底是否一致;描述過程中是否有思考盲點;親子互動中是否有過多情緒依賴與心理投射。這類似心理治療過程,跟精神分析有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對象針對家長,而非孩童本身。
分析問題外,我根據「認知-行為模式」給予建議。透過條列式建議,讓家長從深層情緒上理解「永遠有活路走」。許多家長面對親子教養難以跨越的鴻溝,常有束手無策之感,內心既擔憂又委屈。旁觀者清,往往稍稍繞過思考盲點就能豁然開朗。因此真正的解決方式,並非硬照著萬用建議走,而是提供彈性思考的另一種選擇。讓深深苦惱的家長們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一定還有方法可試試。」孩童問題在家長多方努力下,即使未收立竿見影之效,但家長的煩惱在過程中逐漸化開,孩子行為也有正向改善。
從幫助身邊的人開始,希望透過本書能向大眾推廣。身邊朋友們的孩子普遍就在本書聚焦的年齡層,書中所列問題也常發生在朋友家長間。「有機會就電話聊聊、有空就約出來聚聚。醫生朋友們真的太忙,就寫本書讓大家看看啊!」當初懷抱這種構想,促成此書出版。
感謝父母給我愉快童年,順利成長。在編纂書稿時,每每回顧童年經驗,比照朋友家長們口述的孩子問題,竟也驚人地相似,彷彿這些親子角力與教養點滴跨時代地一再重複,令人不禁莞爾。我相信這是每個親子世代間共通的情感羈絆,構成萬千世界令人動容的家庭樣貌。僅以此書獻給我的父母,及所有用心關懷子女的天下父母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