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台灣已成為全球藝術電影的核心重鎮,足以令人「振… /> 聯經出版 - 近期活動:國族音影:書寫台灣.電影史新書發表會<沒有電影的台灣電影史>
國族音影:書寫台灣.電影史新書發表會<沒有電影的台灣電影史>
活動主題:國族音影:書寫台灣.電影史新書發表會<沒有電影的台灣電影史>
日期/時間: 2018/10/18Thursday) 19:30-21:00(19:00開放入場)
主講者: 主講人:洪國鈞(杜克大學副教授)
對談人:陳儒修(政治大學教授)
地點: 國家電影中心電影教室
青島東路七號四樓
費用: 免費
人數: 42人
活動說明: 1986年,台灣已成為全球藝術電影的核心重鎮,足以令人「振奮」。關於台灣電影在1982年至1986年之間發生的種種轉變,也許大家都很清楚,但疑問依然存在。1982年以前的情況究竟如何?在闖入國際視野之前,台灣電影到底是怎樣的面貌?當時製作了哪些類型的電影?製作目的又是什麼?難道處於威權政體統治之下,再加上電影工業基礎貧乏、國際壓力頻頻來襲,所有電影都必然毫無價值嗎?

可以確定的是,殖民與後殖民的台灣歷史被嵌入了1945年後的台灣電影中,並且由類型和風格體現出來,這些錯落的歷史構成了「國族」在台灣各時期的不同意義。在台灣脈絡中,「國族」既不可能也不可行,卻正因如此而不可或缺。這樣的矛盾,以各種特異歷史的方式透過影像再現,也構成本書分析的核心。

本書深入梳理台灣紛亂歷史下國族與電影的關係,以細究「國族性」的框架。這座島嶼受到源於內部與外部的多重壓力,使得台灣成為生氣蓬勃又動盪不安的力場,這些壓力包括日本殖民遺緒、國民黨政府文化政策、各種本土主義運動與「中國」間的糾結,以及近幾年的全球化挑戰。綜觀以上壓力,我凸顯出台灣電影的歷史―包括形式的再現、映演和觀賞背景、類型的多元發展和風格的探索―正是台灣電影的「國族想像」持續更迭變動而造成的歷史,這樣的歷史特徵形塑了台灣電影,同時也受到台灣電影的挑戰。
報名截止日期: 2018/10/18Thursday)
活動狀態: 活動結束
   
推到Facebook
熱門書籍
【聯經中國史】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
黑暗世界與多元璀璨文化並存的時代 突破「…
毛澤東之後的中國:一個強國崛起的真相
★塞繆爾.約翰遜獎得主、當代中國史學巨擘…
紅樓夢公開課【三冊套書】
★ 臺大網站總點閱數超過410萬,華人世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