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著集體式的遠大夢想,
人民幣將帶領中國走向何處?
成為人民幣紙幣上肖像的,只有毛澤東一人。
穿著中山裝的毛澤東,頭髮梳成七三分,表情平靜,視線望向左上方。人民幣最大面額的百元紙幣,正反面均為紅色,那是革命的顏色。自一九九九年使用到現在的紙幣,是第五套人民幣,從一九四八年十二月首次發行人民幣以來的第五套。人民幣上頭圖案的變遷,便是一部中國現代史。
或許一九九七年就是國際社會開始意識到人民幣存在的一年。以泰國貨幣泰銖暴跌為開端的亞洲金融危機,讓人們也注意到中國人民幣的動向。這一年,香港回歸中國,雖是透過港幣與國際金融市場連結,卻也提高了人民幣的存在感。
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的特別提款權貨幣又稱為「入籃」。中國推動人民幣入籃的目的不僅有要撼動美國,以及擴大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等「外在」理由;還具有把入籃提升為國家的目標,推動中國國內金融制度的改革,以滿足入籃條件的「內在」的意圖。
以中國為起點,陸路從中亞,海路則從東南亞穿過印度洋,經由中東,連繫到歐洲、非洲。這兩條21世紀的新絲綢之路被稱為「一帶一路」,成為習近平時代的中國經濟、外交政策關鍵字。中國致力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實現在這條新絲綢之路上,權力擴張的遠大夢想。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成為武器。人民幣的發展,不僅關乎中國未來經濟、政治、外交、人民與社會型態的走向,也將成為世界經濟局勢的關鍵所在。身處東亞局勢中心的我們,未來又應該如何因應?
本書特色
1.以第三者的角度,來檢視人民幣的發展,並從中解析中國在東亞與世界的權力傾軋。
2.揭露許多不為人知的訪談與內幕,一窺金融體制與政治密不可分的連帶關係。
3.中國以大國之姿崛起,儘管其制度與管理仍備受質疑,但仍不可忽視其逐漸擴張的勢力。對於身處風暴中心的我們,本書提供了一個了解局勢的管道,唯有對局勢有全盤的認知,才能適切地思考未來的因應之道。
專業推薦
金老ㄕ|「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者
黃志典|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