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華文世界歷史小說第一人

「寄懷抱於舊史,創洞識於小說。高陽隻手捭闔古今!」


高陽(1922-1992)本名許晏駢,譜名儒鴻,字雁冰,籍貫浙江杭州,出身錢塘望族,筆名「高陽」取自許氏郡望。抗日戰爭後考入杭州筧橋空軍軍官學校,並於1949年隨校遷至台灣。


1959年高陽卸下軍職,投身報界,曾任《中華日報》總主筆。1962年高陽發表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李娃》,一鳴驚人,此後著述不輟,一生創作包括九十餘部歷史小說和隨筆,逾二千五百萬字,作品對於清代歷史有獨特研究深度,在《紅樓夢》的研究上亦成一家之言。代表作有「胡雪巖系列」、《慈禧全傳》、《紅樓夢斷系列》等,被譽為華文世界首席歷史小說家,讀者遍及全球華人世界。

高陽胡雪巖系列/林載爵


當代最重要的歷史小說家高陽(1922-1992)一生著述約百部,將近三千萬字。對於這麼龐大的產量,高陽本人卻沒有完整的概念,在他去世前的最後一篇文章〈我寫歷史小說的心路歷程〉中,他自己說:「自《李娃》開始,我寫了三十多年的歷史小說,但如問我一共寫了多少萬字,出過多少單行本,我無法給你滿意的答覆。我也不曾保存整套的自己的作品,因此,有些好朋友說,我不愛惜自己的文字,我只有報以苦笑。我所重視的是臨筆之頃,也就是所謂創作的過程,每當預定的篇幅完成之後,輒有如釋重負之感,以後的事就懶得去問了。」這句話正好充分表現高陽本人一生的寫作心情與瀟灑風格。


高陽喜歡閱讀文獻,考辨史料,這是作為歷史小說家他最被稱道的地方。他曾經在1983年發願將中央圖書館珍藏之趙烈文的《能靜居日記》抄寫然後出版,惜未完成。他也曾和友人蘇同炳共同將黃濬的《花隨人聖庵摭憶》予以分類編輯,便於讀者閱讀。這種史料癖、考據癖充分發揮在《慈禧全傳》的寫作上。他為了寫這部鉅作,做了很多研究功夫,經常出入於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閱讀史料,每有收穫,喜不自勝。因此,我們可以從《慈禧全傳》讀到一部複雜、曲折的小說式晚清歷史,有些人還說比歷史更像歷史,也就是張大春說的,「以小說造史」的意思。《紅曹》系列則是高陽多年浸淫「紅學」的成果,他自己說:「一路抽絲剝繭,終於豁然貫通,看到了曹雪芹的真面目和紅樓夢的另一個世界。」這樣就誕生了高陽晚期的紅樓史歌。


至於《胡雪巖》三部曲則毫無疑問是高陽作品中最暢銷,也是討論最多的一部作品,從出版至今,普遍流傳於華人世界。這部書的出版過程,時任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的劉國瑞先生經手其事,有這樣的回憶:「1967年剛創刊的《經濟日報》,希望找人寫一些跟經商或企業家做生意有關的經濟小說,在其副刊連載。無奈人選實在不好找,於是《經濟日報》前總編輯應鎮國透過我和幾位聯合報系的朋友,輾轉促成、邀請高陽執筆連載,就有了《胡雪巖系列》,最後成為高陽最有名的代表作。」


敬請收聽【聯經書房 點亮思想 Podcast】


高陽系列作品|史料與掌故交融,感受歷史的生動與鮮活